浙江在线2月21日讯(浙江在线记者 陈健 通讯员 林潜)近日,杭州气温转暖,宠物狗进入发情期,扰民、伤人事件明显增多,杭州闸弄口街道的春晖社区便饱受“狗患”困扰。
居民小王向社区投诉:“社区的流浪狗最近越来越多,晚上出来溜达时,经常有流浪狗突然窜出来,大人都怕,别说小孩了。咬到人可怎么得了!”居民张先生也打来电话:“邻居家里狗叫连天,吵得我们睡不着觉,上门理论反而被他骂了一顿,这事社区一定要好好管管!”
为解决“狗患”问题,春晖社区拿出“文武”两招,一方面加强入户宣传,号召居民按照《浙江省杭州市养犬管理条例》文明养狗。同时,联合城管执法人员,在社区内开展抓捕流浪狗专项行动,重点打击在晚间扰民的流浪狗。
城管人员刚刚进入社区,就发现一条骨瘦如柴的黄色流浪狗在小区里活动。工作人员立刻围堵上去,用网兜将狗捕获,并用专业车辆将狗运往杭州犬类留检所收容,进行清洁、消毒等处理。
“小区里的流浪狗其实没有那么多。因为不少居民虽然办理了狗证,但选择随意放养,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狗患。”街道工作人员表示,对这类有狗证的“流浪狗”,社区实行人性化处理,主人可到犬类留检所将狗领回,但必须接受相应处罚。对屡教不改的居民,将注销狗证。
城管执法人员介绍,一周时间,春晖社区共抓捕流浪狗15只,对不按规定养犬的居民产生了震慑作用,有效缓解了扰民现象:“希望养狗家庭提高公德意识,为全体居民着想,也为自家的狗狗着想,改变不良养狗习惯。”
杭州市城管部门表示,每年春季的三四月份,执法部门都会开展文明养犬专项治理活动,重点捕捉街面流浪犬,查处大型犬出户、散放遛犬等违法行为,以严管提升养犬人的自觉性,今年也不例外,并呼吁广大养犬居民尊重他人,讲究卫生,文明养狗。
城管执法人员将流浪狗关进专业车辆。
在社区内活动的犬只。
浙江在线4月21日讯(浙江在线编辑陆海旻)古巷也许不是一座城市的灵魂,但绝对是勾人情怀的风景。北方有京腔十足的胡同,南方则有白墙黑瓦的巷子。在江南水乡杭州,老街小巷是这个城市最市井、最地道的存在,在古巷里悠闲地逛上一圈,你会发现真正的老杭州风情。另外,沿着巷内小径走,还可以直接上吴山,大井巷出名,多半是因为巷内确有一口大井——钱塘第一井,住在大井巷的居民一直用井水来过日子。交通指南:市内乘坐公交151路、13路、92路、30路到城站下车。
西湖花苑和西子公寓是两幢坐落在环城西路上的高层住宅楼,毗邻西湖,一推窗就可以将大半个西湖尽收眼底。进到住户家中,发现住宅设备阳台、空调外机等位置更是被鸽子占领做窝,外立面、阳台内同样是厚厚的鸽子粪。物业主任毛强介绍,鸽子是从2017年左右出现的,大约100来只,原本应该是有人饲养的,现在已经无主野化, “我曾经抓过两只,脚上都有信鸽的号牌,不过牌子上的地址浙江、上海的都有,所以我猜这群鸽子已经被遗弃掉了。”专业驱鸟人士李青说,不过清巢后鸽子还是有可能再次返回筑巢,所以下一步要将阳台和外立面的环境设置成鸟儿不喜欢的。如果你也有好的驱鸟办法,不妨提供给我们,一解西湖花苑80户居民无法开窗之苦。
“卢二英奶奶又搬回养老园了!”春日里,一声吆喝让安静的芳园社区微型养老园热闹起来。老人们都向门口聚拢,齐刷刷探头看出去,欢迎这位“老邻居”的归来。”李凤金说,去年养老园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合作开辟绿色通道,为有需要的老人优先安排医生和病房床位,做到“人未到,医生和床位先到”,彻底解决老人和子女的后顾之忧。2018年,温州将进一步探索开展社区微型养老园建设,计划建成40家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的示范型居家养老(服务)中心,到2022年底,各乡镇(街道)力争都要建成一家以上示范型居家养老(服务)中心。